今年以来,县纪委监委深入贯彻落实十二届市纪委六次全会和县委十六届九次全会精神,聚焦纪检监察主责主业,在服务和保障发展中找准工作着力点,认真履行协助职责、监督责任和推动作用,为眉县“五个走在关中前列”目标提供坚强的政治纪律和作风保障。
抓贯通协同,促责任落实凝心聚力。牢牢把握政治机关定位,将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和重要讲话精神作为“第一议题制度”落细落实,上半年县纪委常委会开展学习研讨12次。协助县委制定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清单,细化具体任务124项,印发“两个责任”纪实手册410余册。县纪委监委主要负责人深入镇街、园区、派驻机构宣讲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督导调研党风廉政建设工作,“面对面”反馈半年考核情况,摸底数、议措施、强弱项,层层传导压力。定期向县委汇报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研判问题线索,提出意见建议,推动工作落实。对新任职的108名干部开展廉政谈话,其中9名党政“一把手”由县纪委书记“一对一”面谈,提前打好廉政“预防针”,督促履职尽责。通过“制定一张清单、落实两项会议制度、抓好三个层级督查”,把“两个责任”具体化、项目化,构建明责、履责、督责、追责的闭环链条。
抓服务大局,促推动发展精准发力。坚决摒弃“执纪问责影响经济发展”这一伪命题,精准开展盗采砂石、违规发放津补贴等专项治理,15个基层单位清退违规发放津补贴19万余元,健全制度12项。坚持“自查从宽、被查从严”原则,扎实推进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工作,10人主动交代问题,52件问题线索见底清零,运用“第一种形态”处置26人,给予党纪政务处分4人。顺利办结市纪委监委指定管辖的1件留置案,成功追回外逃21年的职务犯罪嫌疑人,释放强大震慑效应。以强监督助力疫情防控,开展明察暗访18次,下发督办函17份,督促整改问题27项。聚焦乡村振兴、征地拆迁、防汛防滑、停车收费等中心工作,深入一线靠前监督,精准发现问题、从严执纪问责,为各项中心工作有力有序开展提供坚强纪律保障。规范信访举报渠道,严厉打击诬告陷害行为,及时为受到不实举报的干部澄清正名,旗帜鲜明的支持干部干事创业,匡正社会风气。制定《常态化开展典型案例以案促改工作办法》,督促发案单位开展以案促改10次,剖析原因、建章立制、堵塞漏洞、标本兼治,确保取得实效。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下大力气化解信访积案,8名班子成员包抓化解信访积案20件,立案13件,处分7人。
抓机制建设,促审查调查形成合力。深化落实纪检监察建议抄送和廉情抄告制度,向13个镇街、部门制发抄送抄告书27份,督促开展宣传教育、集中整改26次。积极运用(党委纪委联抓、廉情信息联通、发现问题联谈、政治生态联判、工作机制联建)“五联工作法”,对信访举报、巡视巡察等发现的问题,联合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先后约谈镇街、部门党政“一把手”34名,相关镇街、部门整改成效明显。发挥“室组”联动监督和“室组镇”联合办案机制优势,县纪委监委班子成员蹲点督导镇街、派驻和园区纪检监察工作,实行“双周例会”制度,了解工作进展、研判问题线索、指导工作推进,提升工作质效;5个纪检监察室分片联合8个镇(街)纪(工)委、5个派驻机构和3个园区纪(工)委,攥指成拳,凝聚监督合力,破解基层办案力量薄弱问题。1-7月份累计立案138件,处分140人,同比分别增长27%、57%。
抓警示教育,促廉洁文化增强效力。以庆祝建党一百周年为契机,督促各级党组织用好张载祠、扶眉战役纪念馆等勤廉教育基地,拓展教育载体,积极开展主题活动,强化党员干部廉政教育。高标准建成眉县廉政教育中心,横渠书院成功创建为市级廉政教育基地,打造眉县廉洁文化“新名片”。深入推进“德润三秦”家风建设活动,举办庆祝建党100周年廉政文化作品展,拍摄“打卡廉政教育基地”微视频,扎实开展第四个纪律教育学习宣传月活动,让党员干部在润物细无声中筑牢“不想腐”的思想堤坝。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加大通报、公开曝光力度,今年以来通报曝光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涉恶腐败和“保护伞”问题、党员酒驾等典型案例12起16人,达到查处一起、震慑一片的目的。
抓能力素质,促担当作为激发动力。深化全员培训,选派10名业务骨干赴市纪委机关跟班学习,推荐6名同志参加中省纪委专题业务培训,注重实践锻炼,提升履职能力;开展镇街、园区、派驻机构纪检监察干部到县纪委机关跟班学习5批15人,在监督检查、审查调查一线练兵,提升实战能力。对新调入的16名年轻干部进行轮岗学习,听取工作汇报,开展谈心谈话,做到人岗相适。搭建实绩晾晒平台,线上在公众号、网站上定期开展知识测试、发布工作动态和党风廉政建设成果,线下开展互评打分、述责述廉,双向发力,共促全面提升。树立鲜明用人导向,充分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强化结果运用,向县委推荐选用干部8名,让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干部有舞台,激发干部担当作为。